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合肥配资公司
当地时间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出席第80届联合国大会时宣布,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有专家分析指出,此举充分展现了中国在全球经贸治理中的负责任大国担当,是中国对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的最新重大贡献。
9月24日,商务部召开中国关于世贸组织特殊和差别待遇问题新闻吹风会。谈及此举,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表示,进一步彰显了中方以实际行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立场和大国担当。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身份没有改变。
对外经贸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法学院教授纪文华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这展现了中国主动承担与自身发展水平相适配的国际责任的信心与能力。中国多年来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拥有相应的经济实力与制度韧性,可以发挥更大的国际领导力。
“此举不影响中方在世贸组织谈判中更为熟练地运用实力谈判和规则创新来维护自身贸易利益,并不意味着放弃发展中国家地位。”纪文华表示,本次政策决定是基于中国自身的发展成就以及对全球经济角色变化的深刻认知,是立足现实国情与发展阶段的审慎抉择,也向国际社会传达出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更为公正合理的全球经贸秩序的诚意。
主动作出事关自身重要权益的承诺
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最新重大贡献
2001年,中国以发展中成员身份加入世贸组织,享受特殊和差别待遇是中方享有的制度性权利。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发展中成员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主要包括较低水平的开放承诺和义务、较长时间的实施过渡期、享受贸易能力建设和技术援助等。
“特殊和差别待遇是世贸组织框架下赋予发展中国家的灵活性安排。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始终严格恪守相关规则,切实履行所做承诺。”纪文华说。
他表示,在此基础上,继续依据世贸组织规则享有有关特殊和差别待遇,属于合法、合理且正当的权利行使。正因为此,李强总理宣布在世贸组织框架下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这一政策决定,引发全球的高度关注。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中方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结合自身发展水平和能力,坚持自主务实处理特殊和差别待遇,在服务贸易国内规制、新冠疫苗知识产权豁免、九十国集团提案等世贸组织谈判中宣布不寻求特殊和差别待遇,为推动谈判取得成果、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作出重要贡献,获得成员广泛赞誉。
“该政策充分彰显了中国对多边贸易体制的高度重视与坚定支持,当前,多边贸易体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特别是个别大国无视国际义务、肆意加征关税,致使世贸组织面临存续危机。”纪文华说。
他分析称,在此特殊背景下,中国作为世贸组织的最主要成员之一,主动作出事关自身重要权益的郑重承诺,是维护和强化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行动,是践行真正多边主义的切实体现。彰显全球经贸治理中的负责任大国担当,是中国对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的最新重大贡献。
回应美西方发达国家荒谬言论
中方以更开放姿态参与全球经贸治理
商务部透露,中国以发展中成员身份加入世贸组织,在加入谈判中,中国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承担力所能及的义务,最终享受到的特殊与差别待遇少于一般发展中成员。
如率先将农业综合支持量约束为零,放弃使用农业“发展箱”补贴和农业出口补贴的权利。中国的农产品平均关税到2010年降税义务履行完毕时降至15.2%,约为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的四分之一,远低于发展中成员56%。
“长期以来,一些美西方国家不仅在给予发展中成员特殊和差别待遇方面空喊口号、只说不做,甚至还以防止中国‘搭便车’等为由,对发展中成员进行离间分化,抹黑打压中国。”纪文华说。
他指出,本次政策决定,一方面是对美西方发达国家荒谬言论的策略性回应,使其在给予其他发展中成员特殊和差别待遇问题上承受更多国际层面道义压力。
另一方面,有助于中方以更为开放的姿态参与全球经贸治理,更好地支持其他发展中成员争取有利发展空间,推动谈判僵局的突破,增强发展中国家对世贸组织改革的信心。
中国始终是发展中国家一员
政策不涉及已享有特殊和差别待遇
此次政策决定有哪些明确的适用情形与范围边界?纪文华分析,仅适用于世贸组织框架之内,不会对中国在其他任何国际组织或条约中的地位及待遇问题构成先例,亦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其次,仅涉及中国在谈判中是否寻求特殊和差别待遇的问题,并不涉及改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中国始终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这既契合世贸组织的规则与做法,也与中国的发展阶段和政治认同相符。
纪文华还表示,仅针对当前及未来世贸组织谈判中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不涉及(亦不追溯适用于)中国已享有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因此合肥配资公司,任何认为此次政策决定意味着中国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已成为发达国家、不再属于发展中国家的说法或表述,均属于不正确或具有歪曲性的误导性解读。
盈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